(一)荷蘭人入台以前(〜1624)
阿蓮鄉在荷蘭人入台以前是平埔族人聚居的所在。而在更早以前,東邊的大崗山上則有史前人類「大崗山人」的出現,根據化石收藏家王良傑所發現的人頭蓋骨及牙齒化石顯示,在距今5萬至20萬年前,阿蓮地區已有人類的活動。
根據簡炯仁的研究,荷蘭人入台以前,阿蓮即屬於荷蘭人口中的「搭加里揚」,而大崗山就是所謂的「桌山」。石萬壽的研究則指出,在漢人未來台開墾以前,大崗山以西的平原地區(內含阿蓮)為平埔族塔樓系大傑巔社的生活空間。平埔族人在當時不受外力的干擾下,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,他們在大崗山山腳下的平原,以竹木搭建居住的房屋,過著游耕游獵的生活,山腳下的平原地雖然肥沃,但他們亦不大耕種,只少量播種米穀和小米,由於是粗放式的農耕,所以其所收穫者,大多為自然之產物,此時的大崗山只是原住民的獵場,尚無人為的農墾痕跡,故呈現比較原始的風貌。
鳳山縣志載:「明宣德間,太監王三保舟遇風經此。」
臺灣府志亦載:「相傳明太監王三保植薑岡山上,至今尚有產者。」
臺灣通史又載:「鳳山有三寶薑,居民食之疾療,云為鄭和所遺。則和入臺且至內地,或謂在大岡山也。」若此傳說屬實,則阿蓮的開發可能從明代荷蘭人未入台以前就已開始。
(二)荷、鄭時期(1624~1683)
西元1624年,荷蘭人佔領南臺灣之後,因其經濟利益的考量,即大力的引入漢人來臺開墾,在1630年代,荷蘭人甚至派船至福建一帶載運漢人來臺開墾,甚至有著「三金一牛」的傳說,因此一時之間,大批的漢人湧入南臺灣,這些漢人所開墾的地方被劃為12個墾區。在1654-1656年間,荷蘭人增加4個墾區,其中Vaersche R.以南的墾區即位於阿蓮境內。
陳文達«鳳山縣志»卷二<規制志•水利>文中提到一口灌溉埤圳:
「王田陂 在嘉祥里茄冬腳。注雨水以灌田。偽時所築。」 此陂位於今高雄縣阿蓮鄉崗山村境內,就在大崗山西面的山腳下,根據吳進喜引黃叔璥<赤崁筆談>的推論,此陂應在荷據時期即已建築。故荷據時期已有漢人聚居在阿蓮,築陂塘引水灌溉耕作。由於漢人的進入,大崗山以西平原上的平埔族人(含阿蓮地區)便沿著大崗山的山腳,經由大小崗山間的隙口進入燕巢,在尖山形成「尖山社」,之後再往深水、嶺口方面行進,最後退入旗山、內門一帶。
西元1683年鄭成功繼荷蘭人來到臺灣,在台灣設一府二縣,阿蓮則屬於萬年縣。在臺灣建立反清復明的鄭成功,為求軍備實力的發展,在臺灣積極的拓墾,以達到足兵足食的目的,因此大批的漢移民紛紛移入臺灣,這時漢人的開墾已來到了崗山頭。鄭氏在 «鳳山縣志»卷二<規制志•水利>中:
「大陂 在嘉祥里。注雨水以灌田。偽時所築。」
簡炯仁認為「大陂」位於大崗山以西同為嘉祥里的阿蓮鄉或岡山鎮境內。 吳進喜也推論:大陂應位於大崗山西北側山麓之阿蓮鄉峰山村境內,其陂之水向下注約一公里後入嘉棠腳圳,所以是王田陂上游之來水。筆者認為今崗山頭有一地名「大埤」,「陂」與「埤」音義相同,故「大陂」圳應在今阿蓮鄉峰山村之大埤所在。
又伊能嘉矩在«臺灣文化志»記載著:「鄭氏時,……嘉祥里為後之嘉祥外里(東界之大崗山形勝即似早已有留漢民足跡。)」在«大日本辭書‧臺灣»也記載著:
「明末鄭氏設立嘉祥里,清領之初沿襲該名,以大、小崗山為限。以後,漢人拓墾該山脈以東一帶的地方,並以該山脈中線劃分,西部為外里;東部為內里。而且外里之內的土庫庄、前鋒仔庄、九鬮庄、五甲尾庄、田厝庄、潭底庄、拕仔庄 等庄屬於鄭氏開屯的地方;中路庄、石案潭庄、崙仔頂庄、阿嗹庄、岡山營庄等,為康熙末年到乾隆年間,楊姓的墾首分給多數佃農拓墾。康熙末年漢族足跡已經達到外里,直到乾隆年間才開發成功。」
綜而言之,現今阿蓮鄉的中路(中路庄)、石安(石案潭庄)、港後(崙仔頂庄)、阿蓮(阿嗹庄)、復安(九鬮庄)、崗山(岡山營庄)等,在明鄭時皆已陸續開墾完成,成為漢人聚居的部落。
(三)清領時期(1683~1895)
康熙22年(1683)臺灣被納入清朝的版圖,設一府三縣,阿蓮屬於鳳山縣嘉祥外里。
清朝之攻佔臺灣,並非喜愛臺灣、想要經營臺灣,而是為了剷除明鄭的反對勢力,因此領臺後之初,即將明鄭時代來臺的軍民遣回原籍,同時還頒布了三條渡臺禁令,一時之間,臺灣地區的人口銳減,而且有部分的明鄭遺民,為躲避政治迫害和兵燹戰亂越過大崗山來到後山(田寮)開荒耕樵,也有一些漢人為生活所逼迫或因觸犯法科而避居於此,因此在清領初期,整個鳳山縣(含阿蓮)是「延袤荒野,無市廛」,«台灣府志»有段記載:
「然統台郡三邑人民計之,共一萬六千餘丁,不及內地一小邑之戶口;又男多女少,匹夫猝難得婦,生齒豈能日繁?地廣人稀,蕭條滿眼,蕞爾郡治之外,南北兩路,一望盡綠草黃沙,綿邈無際。故郭外之鄉不曰鄉,而總名之曰『草地』。荒村煙火,于叢草中見之,草地之民所居之屋,皆誅茅編竹為之,無木梁瓦蓋,經年即壞。」
由此內容可知,清康熙24年(1685)以前,阿蓮地區居住的人口還不是很多。
然而當時閩粵地區的居民,迫於當地生活的困難,又被「臺灣錢淹腳目」、「臺灣好趁吃」的意象所吸引,還是有成千上萬的漢人冒著生命危險渡過「黑水溝」來到臺灣開墾。地方官員為了地方的繁榮與稅收的穩定,對於這些冒險渡洋來臺的漢移民,非但不加禁止和稽查,甚至還主動招徠,因此在康熙24年(1685)以後,鳳山縣開墾的土地快速增加,此時所開墾的土地也不再限於臺灣西部的平原地區,帶著積極拓墾企圖心的漢人,開始進入內山丘陵發展,所以連大崗山以東丘陵惡地區內的河谷平原,也開始有漢人開墾。
到了清雍正年間,來臺的漢人已不少,在雍正5-12年(1727-1734)間的«雍正臺灣輿圖»中,可以看到大崗山腳下的阿蓮已形成不少個聚落,現分述如下:
崗山頭-今阿蓮鄉峰山村。
青旂甲-今阿蓮鄉青旗村。
石晏潭-今阿蓮鄉石安村。
中路頭-今阿蓮鄉中路村。
阿嗹庄-今阿蓮鄉阿蓮、清蓮、和蓮村。
公館-吳進喜認為此地不詳,但筆者根據地圖猜測應為今阿蓮鄉崗山村。
港仔墘-今阿蓮鄉港後村。
加苳腳-今稱為崗仔腳,屬阿蓮鄉崗山村。
六甲尾-今阿蓮鄉港後村。
土庫社-今阿蓮鄉復安村。
此外,在乾隆21-24年(1756-1759)繪製的«乾隆輿圖»中,在大崗山的前山可看到由守營左軍撥派的崗山頭汛和崗山腰汛,還有一個聚落「營盤」(即今阿蓮鄉崗山村岡山營),可知到了乾隆時期,大崗山已成為重要的軍事重地。
到了乾隆29年(1764),來臺開墾的漢人持續增加,不論是在大崗山或後山皆已形成一些聚落,王瑛曾在«重修鳳山縣志»中就提到:趨西南十里許為大岡山,又南為小岡山(二山對峙,若斷若聯,勢相迴抱,四圍皆田園廬舍)。
而到了光緒20年(1894)盧德嘉總纂的«鳳山縣采訪冊»卷一<地輿‧疆域>中所列嘉祥里的聚落可看出,阿蓮地區的聚落已非常多,共有:
阿嗹庄(今阿蓮、和蓮、清蓮、南蓮村)、石燕潭(今石安村)、中路庄(今中路村)、青旂甲(今青旗村)、崙仔頂(今併港後村)、窰仔甲(今併中路村)、六甲尾(今併港後村)、中甲莊(今併港後村)、陴仔尾(今崗山村)、新廍莊(今併復安村)、港仔後(今港後村)、塗庫庄(今併復安村)、嘉棠腳(今併崗山村)、崗山營(今崗山村)、九鬮莊(今復安村)、瓦窰仔(今併復安村)、那拔林(今玉庫村)、港仔後(今港後村)、倉官莊(今併阿蓮村)、瓦廍莊(今併阿蓮村)。
可見到了清末,阿蓮地區已是多數漢人聚居的已開發地了。
(四)日治時期(1895~1945)
光緒21年(1895)3月23日,臺灣因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,日本治台以後,並未以政治勢力對本地的聚落發展加以干預,當時總督府將台北、台灣、台南三府改為三縣,縣下設支廳,此時阿蓮地區隸屬於台南縣鳳山支廳阿公店辦務署,名為阿嗹區役場,轄下有阿嗹、倉官、瓦廍、青旂甲、石燕潭、中路、窰仔甲、崙仔頂、港仔後、北仔寮等十庄。
到了明治30年(1897),日本殖民政府輯製二十萬分之一舊制地形圖,其中阿蓮鄉共有中路庄、瑤啞甲(即窰仔甲庄)、清旗甲庄(即青旗甲庄)、瓦廍、阿璉庄(即阿嗹庄)、崙仔頂庄、港仔後庄、茄苳庄(即嘉棠腳)、埤仔尾社、九鬮庄、拔仔林庄、甘庶頭(應為甘蔗頭或岡山頭)及大崗山13個聚落。
昭和3年(1928)日本殖民政府又測繪二萬五千分之一的實測地形,阿蓮地區的聚落則有中路、石案潭、青旗甲、後寮仔、崙子頂、阿蓮庄、岡山頭、埤仔尾、岡山營、新廍、港子後、中甲、九鬮、三塊厝、瓦瑤仔、土庫、拔子林等17個。由以上資料可知,阿蓮地區的土地開發及人口在日治時期是穩定的在成長。
日治時期是大崗山寺廟發展的一個很重要時期。當日本軍攻佔臺灣之後,官方在統治上首先要面對的是長期的武裝反抗。在最初的20年間,統治者與被統治者存在著相當程度的緊張性,為了要消除雙方的對立狀態,除了用強大的武力來鎮壓之外,在內政上也善用懷柔政策,而佛教信仰在此時也被當作統治工具的一部份來應用。儘管日本佛教大舉來台求發展,但最後都感教務拓展困難,道場維持不易,紛紛撤回日本。反而是臺灣本土的佛教在日據時期興盛發展,形成所謂的「四大門派」, 以超峰寺為首的大崗山派也是在這段時期發展完成。
臺灣傳統的佛教,過去只是中國的邊陲教區,主要來自閩南佛教的影響。此一佛教的信仰方式,是所謂禪、淨雙修,但正統的佛教道場不多,反而是在家佛教形態的齋堂佔了大部份。所謂在家佛教又稱之為「齋教」,這是不用剃度、不用出家,只在家持齋修行的民間教派,這種的佛教信仰狀態,一方面和民間信仰相當接近,民眾不會有太大的排斥感,因此在日據時期,在家的佛教的勢力龐大,日本佛教在台灣建立新佛教據點時,不得不以彼等為交涉對象,大崗山上的靜修寺、福全堂就是屬於日據時期齋教系統的道場。
(五)國民政府時期(1945~)
昭和20年(1945)日本無條件投降,臺灣由國民政府接管。在民國35年(1946)高雄縣政府成立,阿蓮成為高雄縣岡山區內的一個鄉,轄下有阿蓮、清蓮、和蓮、青旗、石安、崙頂、峰山、崗山、港後、復安、玉庫、中路等12村,到了民國67年(1978),崙頂村因住戶未滿200戶,被併入港後村,全鄉變為11村。然而到了民國71年(1982),阿蓮村因人口及住戶眾多,奉令分割為阿蓮、南蓮2村,於是阿蓮鄉又恢復轄下12村的情況。
臺灣光復以後,不少隨著軍隊來臺的大陸人士來台居住,這些新住民少數與本地人混居,但有不少人是集結聚居,形成一種隔離居住的形態,有的甚至引起嚴重的省籍衝突。在阿蓮復安村,也有一個「大陳新村」即是大陳義胞所居住的聚落,目前此聚落人口凋零,多數年輕人都搬遷,居住在外地。
民國99年12月25日因應國土與行政架構改革使得高雄縣與高雄市正式合併為高雄市,而將鄉改為區;村改為里。
阿蓮區現有(民國112年)人口27,409人,總戶數是9,512戶,光復初期(民國34年底,1945),阿蓮區人口才11236人、1804戶,78年來,人口明顯增加不少,聚落已發展成生活機能完備的中型鄉鎮。